全國人大代表 江蘇省財政廳王天琦:推動財政可持續發展 全力服務保障“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

[內蒙古自治區] 时间:2025-07-04 16:42:30 来源:有誌之士網 作者:伊雪莉 点击:199次

報告發布日期:2025年3月10日

報告名稱:《--深度跟蹤點評:經營變革進入收獲期,AI賦能助推發展新階段》

證券分析師:曾光

證券投資谘詢執業資格證書編碼:S0980511040003

證券分析師:張魯

證券投資谘詢執業資格證書編碼:S0980521120002

報告回顧

科銳國際:短期關注疫情,中線看好靈活用工成長20200424

科銳國際:Q2逆勢高增長,持續看好靈活用工空間 20200826

【深度報告】科銳國際:業務為矛,定增打磨技術之盾,縱橫靈活用工行業 20200925

科銳國際:靈活用工持續靚麗,技術賦能助力成長 20201028

科銳國際:年報預告略超預期,線下線上共成長 20210129

科銳國際:中報表現靚麗,看好靈活用工及平台化 20210827

科銳國際:靈活用工助力業績快速增長,定增落地期待平台化升級 20211027

科銳國際:靈活用工保持高景氣,數字化布局持續推進 20220126

科銳國際:靈活用工高景氣度延續,技術賦能中線成長 20220411

科銳國際:靈活用工高景氣度持續驗證,科技投入修煉長期內功 20220422

科銳國際:經營節奏符合預期,國際化業務恢複勢頭良好 20220428

科銳國際:全球化戰略優勢凸顯,全產業鏈生態持續完善 20220715

科銳國際:海外業務強勢複蘇,靜待國內業務景氣度回升 20220825

科銳國際:三季度國內承壓,海外持續形成支撐,關注招聘需求回暖節奏 2022-10-28

科銳國際:四季度增速有所回落,企業用工正在觸底回升 20230424

科銳國際:經營複蘇節奏更偏溫和,國際化布局持續深化 20230428

科銳國際:業績季度性環比有所改善,靈活用工業務穩健增長 20230828

科銳國際:靈活用工環比繼續改善,企業招聘意願複蘇仍需觀察 2023-10-30

科銳國際:新一輪股權激勵穩信心,國際化戰略再夯實 20231221

科銳國際:2024 年一季度盈1033;能力邊際改善,靜待用工需求進一步回暖 20240429

科銳國際:國內業務恢複環比繼續提速,期待海外經營回暖20241031

核心觀點

103

事項

1、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業績快報,公司營業收入117.93億元/+21%;歸母淨利潤2.04億元/+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7億元/+2%。

2、據新浪科技訪談信息,科銳國際CTO劉之提及公司將在2025 年開始推出PC端尋訪自動化Agent、關係圖譜預測的 GTN 等能力。

國信社服觀點

1)2025年成長展望:1)靈活用工韌性增長:公司過往2年持續深耕綁定大客戶,依托於大客戶的穩定貢獻,靈活用工業務淨增人數保持韌性增長。宏觀企穩疊加下遊部分產業需求爆發下,2025年增長有望提速,據跟蹤2025年1月單月淨增人數已超過2024Q1淨增數據;2)招聘需求回暖 內部降本增效,獵頭盈利邊際改善:據智聯招聘數據,春節後勞動力市場供需兩端快速升溫,活躍職位數和求職人數同步大幅增長;與此同時,公司過往2年推進獵頭降本增效,2024年獵頭人效同比已提升至40萬/年,伴隨招聘需求回暖2025年人效進一步提升值得期待;3)新技術平台減虧:伴隨新業務研發投入進入尾聲,疊加收入增長釋放規模效應,技術平台減虧有望達到千萬量級。綜合而言,公司經過過去2年對不同業務管線的潛在耕耘布局,2025年有望迎來收獲期。

2)AI賦能規模效應顯現,用工需求有望受益。2023年底時公司成功推出 CRE 大模型,並在2024年基於該模型推出支持RAG 的匹配係統 match system。通過不斷訓練大量簡曆需求和招聘顧問行為數據,匹配精準度從最初的30%提升至90%以上。據公司CTO劉之訪談介紹,目前係統在匹配精確性能能超過初中級顧問的水平。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23年AI核心產業人才缺口達500萬,算法工程師、數據標注師、AI產品經理等應用型崗位需求同比增長217%。行業爆發增長初期的行業,對高端研發人才需求量往往較大,具備招聘能力的科銳國際有望受益於用工需求增長。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承壓、行業競爭加劇、大客戶流失、AI商業落地風險、政策變化風險等。

投資建議

正文內容

成長展望:靈活用工穩健,獵頭反轉,

新業務減虧綜合助力2025年經營反轉

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17.93億元,同比增長20.60%,實現歸母淨利潤2.04億元,同比增長1.50%;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37億元,同比增長2.10%。收入的增長預計主要來源於靈活用工業務的持續增長;營業利潤同比下滑10.94%至2.06億元,但受益於政府補助款項到賬,公司在歸母淨利潤層麵實現1.5%增長至2.04億元。2024Q4,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77億元,同比增長26%,實現歸母淨利潤6826萬元,同比增長40%,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2489萬元,同比增長32%,季度增速環比大幅提速。

複盤過往,靈活用工受益於滲透率提升及適度逆周期屬性保持持續增長,但毛利率較低;獵頭、招聘流程外包業務則呈現更強的周期性,毛利率相對較高;新技術服務業務仍處發展初期。展望2025年,過往2年潛心耕耘效果有望顯現,受益於滲透率提升靈活用工穩健增長,獵頭業務盈利觸底反彈及新技術平台的收入放量減虧,公司經營端有望迎來拐點:

1、靈活用工業務:成長基本盤,深耕大客戶保證需求增長

靈活用工業務具有適度逆周期屬性。靈活用工業務依托於自身風險轉移、降本增效等特點,業務滲透率的快速提升。且在經濟衰退時期,部分企業為節約用工成本,會選擇將部分長期員工轉為外包形式,因此外包業務會呈現出一定的抗周期性。參考科銳國際分部經營數據,在2023-2024年外部宏觀承壓期,靈活用工也能保持逆勢增長。但需補充的是,若外部整體經濟環境的波動較大,靈活用工需求同樣會受到影響。

深耕KA大客戶需求穩定,2025年增勢良好。公司靈活用工憑借快速招聘響應和成本優勢,公司持續深耕綁定大客戶,靈活用工業務持續保持雙位數營收增長。進入2025年,依托於大客戶的穩定貢獻、華為等高科技智能製造行業的需求增長,靈活用工業務淨增人數保持快速增長,具體見下圖,單月淨增人數已超過2024年一季度整體淨增數據。

2、獵頭業務:強周期性業務,需求觸底回暖 降本增效邊際改善可期

獵頭業務是“經濟晴雨表”賽道,周期性強。參考下圖,招聘業務與經濟活躍度呈現強相關,且招聘業務滯後於經濟周期1-2個季度。在經濟擴張周期中,企業會湧現出較多用工需求,人力資源機構作為招聘中介,上遊需求一般會同步增加,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間,國內PMI位於榮枯線以上處擴張期,同期的科銳國際/獵聘的獵頭收入增速表現十分強勁。反之,在經濟下行期,企業招聘意願走低、縮減用人規模以降低支出,人服機構需求也跟隨減少。2021年6月至今,國內PMI長期低於榮枯線,同期招聘相關業務也增長承壓。

招聘需求回暖 內部降本增效,2025年盈利改善可期。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5年春招市場行業周報(第一期)》顯示,春招首周,勞動力市場供需兩端快速升溫,活躍職位數和求職人數同步大幅增長,招聘需求邊際改善。此外,在過往2年弱經濟周期環境下,公司積極推進獵頭業務的降本增效進程,2024年獵頭人效同比已提升至40萬/年,伴隨招聘需求回暖,我們分析2025年人效進一步提升值得期待,盈利改善可期。

3、新技術業務:技術平台收入增長,投入進入尾聲,減虧值得期待

公司打造數字化人力資源服務產品,2019-2023年間研發支出持續提升。為擴寬公司“前店”獲客能力,持續輸出專業化、標準化產品,公司積極打造多種數字化產品,其中包括人力資源產業互聯平台“禾蛙”、“同道”係列垂直招聘平台(涵蓋“醫脈同道”、“零售同道”、“數科同道”)以及人力資源管理SaaS“才到雲”等。為建設多個數字化產品,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進開發進度,2021年公司研發支出合計已達到5838萬元,並在2021-2023年間持續提升。

所研發的數字化產品部分已投放使用,研發投入進入尾聲,疊加收入增長釋放規模效應,技術平台減虧值得期待。公司研究開發項目陸續進行到資本化階段、投放使用,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研發投入的比例逐漸上升,研發支出對當期利潤的影響有望下行。另一方麵,隨著公司逐步實現禾蛙生態人才流量側的協同,推進“禾蛙”及“同道”係列平台C端流量的一體化進程,平台用戶規模穩定擴張,帶動平台收入增長,規模效應下減虧值得期待。2024上半年禾蛙生態已累計注冊合作夥伴已達1.4玩家,同比增長21%。交付崗位8200個,同比增長97.35%。

AI布局:AI賦能規模效應顯現,用工需求有望爆發

AI賦能匹配效率提升,規模效率有望顯現。2023 年,公司已麵向技能和招聘的行業級預訓練語言大模型CRE的訓練工作,該模型借助深度機器學習技術,解析客戶崗位需求文本和候選人簡曆的語義,年底時,公司成功推出 CRE 大模型,並在2024年基於該模型推出支持RAG 的匹配係統 match system。通過不斷訓練大量簡曆需求和招聘顧問行為數據,匹配精準度從最初的30%提升至90%以上。該係統集成在 CRM 網頁中(公司內部招聘使用),包含人崗匹配、市場數據報告等多種功能模塊。據公司CTO劉之訪談介紹,目前係統在匹配精確性能能超過初中級顧問的水平,隨著實時多模態等Agents 必備的技術逐漸成熟,基礎和初級崗位的招聘應該可能會全流程自動化,而中高級崗位的招聘在部分流程中會自動化。

AI產業革命有望重構就業市場,帶動用工需求爆發。國內AI企業正經曆從技術研發到商業落地的關鍵階段,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23年AI核心產業人才缺口達500萬,算法工程師、數據標注師、AI產品經理等應用型崗位需求同比增長217%,北上廣深及杭州等新一線城市AI崗位薪酬漲幅達30%-50%。處於行業爆發增長初期的行業,對高端研發人才需求量往往較大,本輪由AI技術革命引發的勞動力市場重構,或將重塑未來十年的就業版圖,具備招聘能力的科銳國際有望受益於需求的增長。

國信社服團隊

團隊簡介:18年專業賣方團隊,2008-2023年書寫連續16年次新財富最佳分析團隊輝煌。除此之外,常年榮獲水晶球、金牛獎、上證報、新浪財經、Wind、21世紀等其它權威評選最佳分析師稱號,所獲專業研究領域各類榮譽獎項已有近70個。在大消費領域建立了具有國際視野的長期係統性的研究框架,重點龍頭公司的財務指標預測和推薦的有效性長期位列第三方機構量化跟蹤的最前列。立足精品研究和專業服務,追求自我不斷超越,從未止步,與新老朋友一直並肩前行,做最值得信任的研究力量!

曾光: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統籌行業公司部,大消費組組長,直管社會服務及商業零售行業研究,浙江大學經濟學碩士,2006年起從事社會服務業的研究至今已超16年,先後涉足社服、輕工、紡服、零售等行業研究,專注於國內外大消費領域研究,基本麵研究造詣深厚,投資機會把脈精準,央視財經頻道常駐嘉賓,各大財經平台常邀大消費領域專訪分析師,長期受邀為消費類企業提供專業研究顧問支持。

證券投資谘詢執業資格證書編碼:S0980511040003

鍾瀟:社會服務業聯席首席分析師,CFA,2011年起從事研究工作,廈門大學經濟學碩士,重點覆蓋社會服務全行業領域研究。

證券投資谘詢執業資格證書編碼:S0980513100003

張魯:社會服務業分析師,2019年起從事研究工作,中國人民大學碩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士,重點覆蓋連鎖消費業態、人力資源、教育等領域研究。

證券投資谘詢執業資格證書編碼:S0980521120002

楊玉瑩:社會服務業分析師,中央財經大學投資學碩士,2022年起從事研究工作,協助覆蓋OTA、景區演藝、免稅、酒店、茶飲、會展等領域研究。

證券投資谘詢執業資格證書編碼:S0980524070006

周瑛皓:社會服務業分析師助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濟學碩士,協助覆蓋教育、人力、餐飲等領域研究。

特別提示:

本公眾號(名稱:光仔看消費)為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社會服務組設立並獨立運營的唯一官方公眾號。

本公眾號所載內容僅麵向符合《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專業投資者。國信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或接收本公眾號內容的行為而將訂閱人視為國信證券的客戶。

本公眾號不是國信證券研究報告的發布平台,本公眾號隻是轉發國信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的部分觀點,訂閱者若使用本公眾號所載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對完整報告的了解而對其中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誤解和歧義。提請訂閱者參閱國信證券已發布的完整證券研究報告,仔細閱讀其所附各項聲明、信息披露事項及風險提示,關注相關的分析、預測能夠成立的關鍵假設條件,關注投資評級和證券目標價格的預測時間周期,並準確理解投資評級的含義。

國信證券對本公眾號所載資料的準確性、可靠性、時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本公眾號中資料、意見等僅代表來源證券研究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研究觀點可依據國信證券後續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在不發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國信證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麵發表與本公眾號中資料意見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觀點。

本公眾號所載信息、意見不構成所述證券或金融工具買賣的出價或詢價,評級、目標價、估值、盈利預測等分析判斷亦不構成對具體證券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投資建議。該等信息、意見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意見,訂閱者應當對本公眾號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評估,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訂閱者根據本公眾號內容做出的任何決策與國信證券或相關作者無關。

本公眾號發布的內容僅為國信證券所有。未經國信證券事先書麵許可,任何機構和/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翻版、複製、發布或引用本公眾號發布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亦不得從未經國信證券書麵授權的任何機構、個人或其運營的媒體平台接收、翻版、複製或引用本公眾號發布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國信證券將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

(责任编辑:李伟菘)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